矮小、肥胖、起外号,最好的“回击”方法是→
“肥胖”、“矮小”,一直都是让众多家长焦虑的问题。当孩子在社交时因此被嘲笑、被起外号时,你会怎么做?
有的家长居然回答“确实太胖,该减肥了”,“那我们多吃点饭,这样就能长高了”......
也许家长的这种回答是出于关心和心疼,不希望孩子被体型问题困扰,而不是故意给孩子“施压”,但被嘲笑、起外号已经让孩子在社交上感受到了压力,我们不应该再以此给Ta施压
1
你没错!
让孩子明白,这是谁的问题
当孩子因为身体外形不符合大众审美时,很容易收到身边小朋友的“外号”称呼,当然,低龄段的孩子们也许并不是带着真正的恶意来起外号。
有些外号是善意的、关系好的朋友之间的爱称,类似于孩子们给友谊打上的“专属印章”,不仅没有恶意,还会促进孩子之间的关系。
但善意的外号在孩子自身来看不一定很友善,友不友善不是我们说了算,要看被喊的孩子怎么看。
无论哪种可能性,我们都需要告诉孩子:被别人喊“外号”的你,什么都没做错。
这在启华双语之前的推文(往期链接:《面对校园欺凌,这才是最好的干预......》、《邯郸初中生被害案3人被刑事追诉!我们真的低估了这件事的可怕》)中我们就有提到。
遇到校园欺凌后除了第一时间向老师反映,我们还应该教会孩子正确分辨“开玩笑”和“校园欺凌”,以及遇到校园欺凌后孩子如何正确面对。
2
更健康!
建立健康档案,关注孩子的每一面
在孩子有身体上的焦虑时,我们也许可以不用“减肥”这类会给孩子带来压力的词语,而是可以换一种角度和孩子讨论,比如“更健康的生活方式”。
在启华,孩子们的健康成长始终是我们最为关注的焦点。
除了每学期的常规体检,启华幼儿园在每个学期初,还会根据幼儿生长发育关键性指标,采集学期初幼儿生长发育相关数据。
对体弱、肥胖或存在潜在可能的矮小、瘦弱的孩子们(数据均值恒定不变或低于正常值20%以上的幼儿)建立专门的档案,启华保健室会定期追踪、分析原因、与孩子家庭联系、共同干预。
另外,启华幼儿园对食材管理、厨房管理、厨师考核也同样明晰有序。
孩子们一天摄入的营养较大比例是在学校,再加之现在的孩子父母基本上都是双职工家庭,没有太多的精力去为孩子做营养搭配食物,因此,校园里的营养配餐就显得尤为重要。
#多元文化节(英国篇)时,启华幼儿园孩子们的康沃尔馅饼
#周四西餐日的午餐
启华的所有食材均为当日配送。
启华幼儿园更是在每季度进行膳食检测,科学评估膳食营养量。根据生长发育评估结果,给体质“特殊”的孩子单独制定食谱。
除制作常规幼儿食谱外,还特别设置了过敏餐。就过敏食物以含有同类营养素的其他食物替代。以保证营养素的全面、平衡、适量的摄入,不因为忌口而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
在保证营养摄入的基础上,匹配每天2小时的户外运动,还有启华幼儿园每周2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的体适能专项课程。(往期链接:《“输”了也没关系~》)
既没有刻意的节食,也没有需要咬牙坚持的运动计划,启华的孩子们在不知不觉中,就拥有了更加健康的生活方式。
3
找到闪光点!
拥有强大的内心,真正的喜欢自己,不屑嘲笑
那些不超重的孩子,难道就不会被嘲笑了吗?
皮肤黑了点,鼻子大了点,大腿粗了点,眼睛小了点,雀斑多了点......当欺凌真的出现时,任何一个“与众不同”的特征,都会成为被嘲笑的理由。
启华的目标不是让每个孩子都长在大众审美上,不被嘲笑。而是希望每一个孩子都拥有强大的内心,足够的自信,不屑嘲笑。
一个很少被接纳“缺点”的孩子,很难突然喜欢上自己。如果内心的力量来源是缺位的,那就需要一个外部力量,可能是某个方面的闪光点,或者别人羡慕仰望的特长。
不知道你们有没有注意到,我们看剧时,总能发现一些明星,他们虽然长相、身材都不在我们的大众审美上,但没人care这些,因为他们身上有自己的闪光点,那种自信的光芒可以盖过其他所有“缺点”。
其实我们在生活中也是一样的,比如工作能力特别强,沟通能力特别好,说话情商特别高,学业上比较突出,某方面知识特别渊博,或者某个领域上有特长。
让孩子知道自己的闪光点在哪儿,那些特长能让孩子格外的自信。
在孩子感受到泄气,失落,受挫,觉得自己不够好的时候,我们应该及时的给予正向鼓励,给他们“提提气儿”,帮助他们找回力量感。
挖掘孩子身上的闪光点、帮她放大、做到极致,带着发自内心的自信,活出自己、拥抱世界。
启华双语,为每一个孩子找到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