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校门,进家门,解锁启华孩子们的“另一面”

2daeba3aff921438dda87fc34b51d72.png



小学部

我们都需要看到孩子们的更多面


孩子的优秀既有自己的努力也离不开父母的支持。了解他们的生活经历,更好地把握他们的身心健康。


d84c1a45a96b0eb184b46708698e85d.png


“家访让我看到了W同学的另一面。在学校中,因为他的一些习惯,导致他座位周边环境偶尔会显得不够整洁。尽管同学们会热心地伸出援手,帮助他整理,但似乎这些努力还未能带来长期的显著变化。然而,在他家中,我发现环境整洁,他热爱阅读,书柜里摆满了书。了解他的家庭背景后,我得知他父母不常陪伴在他身边,平时与祖父母同住,两位老人包办了他的生活日常,这解释了他习惯的缺失。我与家长和孩子共同制定了一个习惯养成计划,开学以来,我注意到了他的积极改变。”


—— 孔老师



“这次的家访活动让我看到了家长们在孩子的教育中巨大的投入,不止是金钱的投入,更多的是时间和爱的投入。特别是G同学的父母,非常重视G同学的成长,并且投入了大量时间和精力。G同学的爸爸是美院毕业生,G同学也自小就展现出美术天赋。她的父母为她保存了从婴儿期到7岁的所有艺术和德育作品。透过这那些承载着时光的作品,我真切地感受到了她父母对她深深的爱与用心。G同学还会和父母一起定期户外骑行,现在也能骑很远了。”


—— 张老师



“Z同学的家访让我印象深刻。Z张同学性格活泼、乐观,原以为他会满怀期待地迎接我们,却目睹那天他因父亲的批评而显得忧郁的另一面。通过深入的对话,我们了解到Z同学的父亲对他的期末成绩感到失望,认为他在学业上有所放松。


我们向他分享了Z同学在学校的表现,他是个充满活力、乐于助人的孩子,并分析了此次成绩不够理想的原因。我们共同探讨了新学期的学习目标,制定了学习习惯和假期作息计划,以期帮助他在学业上取得进步。现在的家长们普遍容易焦虑,希望家长们都能看到孩子更多的闪光点,和老师们一起托举起孩子的未来,而不是将他们控制在‘追求高分’的框架里。”


—— 吴老师




幼儿园

孩子需要的是接纳,而不是改造


接纳孩子性格原本的样子,给予足够的时间,找到他舒适的状态。他们需要的力量,并不是大人push他们的力量。


b8feec1c90a5c897e4cb5d3077ab0ff.png


“在拜访J同学家时,我们了解到他有两个姐姐陪伴他一同成长,而且姐姐们对他十分宠爱。只要他稍显不悦,姐姐们便会妥协,悉心照顾他,使他能够达成自己的小目标。在幼儿园里,J同学也保留了这一习惯,当他的需求未得到满足时,便会以哭泣的方式来达到目的。在与J同学的母亲深入交流后,我们并没有急于改变他,而是共同达成了共识,并制定了引导他逐步学会合理表达需求的小目标。在家中,我们与姐姐们商定,若J同学想要某物,需靠自身努力争取,可以尝试多种方法,如口头协商、物品交换、耐心等待等。在学校,老师们也采取了相同的引导方式。我们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J同学将在接纳和鼓励中逐渐变得更加勇敢。”


——K3B班 刘老师



“对比刚转来的时候,L同学仿佛换了个人。记得半年前刚入园时,他总是蜷缩在教室角落,像片随时会飘走的落叶——在区域活动被抢走玩具也会默不作声,连被家里的哥哥欺负时也躲到妈妈身后。现在的L同学会勇敢表达自己,会大声地说'不可以,你这样是不对的'。与他的妈妈、奶奶谈及L同学的转变,大家在感慨之余,也深感成就满满。翻看L同学的照片就能发现,孩子眼里的怯懦不知何时变成了闪烁的星光,连背影都挺直得像棵沐浴着春雨的小白杨,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K4A班 魏老师




初中部

了解需求、细致分析,让交流更切实、让共育更有力


权威压制只会把孩子推远,懂得给孩子留白、用温暖和关怀抚平躁动,陪伴他们度过青春期。


e31dc21b28b6f1fa2073a7d4f15abd2.png



“H同学成绩好,性格真诚善良,但在同学关系处理上有些问题,内心敏感脆弱。我与H同学及其母亲讨论了家庭环境、教育方式,以及如何改善同学关系和自我成长。那些在校园里难以企及的信息,在这次家访中一一呈现。孩子对这些话题表示认同,并有所感触。家访持续了一个多小时,气氛非常愉快。”


—— 陈老师



“在与Z同学父母交流的过程中,了解到Z同学经常看电视至深夜,缺乏学习动力。然而,他在生活上表现出极高的独立性,性格懂事,且对家人温和孝顺。


经过一个多小时的深入沟通,Z同学逐渐意识到我们对他的重视与良苦用心,同时,家长也对Z同学未来取得更好表现充满信心。最近Z同学妈妈还反馈,Z同学的学习态度有了显著改善,在家学习的积极性大幅提升。我也观察到,Z同学的作业书写变得更加工整,背诵能力也从原先的屡次不过关提升至经常能顺利过关。”


——陈老师




高中部

做一个尽力扶持、却不居功,全力指引,却不控制的引路人


体会学习本身的快乐,而不只盯着分数;我们要“超前”学习的不仅是知识,更是兴趣与自信。


1a2d3e8bb3125bfec981b553ef58a54.png

“小年那天,我和章老师进行了对H同学的家访。H同学性格内向,学业成绩平平,课堂上偶尔打瞌睡,鲜少主动发言,作业完成质量时好时坏。在家访的交谈过程中,H同学显得有些紧张,但当他提及自己擅长的羽毛球时,脸上露出了难得的微笑。他的父亲坦言,H同学性格内向,缺乏学习动力,而家长因工作繁忙,难以抽出时间进行有效监管。


我指出,H同学其实具备一定的潜力,只是需要更多的鼓励和正确的引导。我建议可以将他的兴趣爱好与学习相结合,并提出了几项有助于提升自信和学业成绩的具体方法。


家访后,H同学在课堂活动中的参与度明显提高,家长也更为积极地与我沟通交流,家庭氛围得到了显著改善。此次家访不仅加强了家校之间的联系,也使家长深刻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为H同学带来了积极的转变。”


—— 张老师



“在2025年南昌小年的寒冷冬日,我前往W同学家中进行家访。W同学因腰部受伤错过许多课程,我担心这会影响他的学业和学习兴趣。在温暖的家中,我鼓励他利用线上课程和个性化辅导来弥补学习进度,并激发他的学习热情。我强调学习的意义不仅在于分数,更在于个人成长和面对挑战的信心。W同学重拾信心,我深感作为教师的责任重大。我相信,通过共同努力,W同学一定能早日重返校园,与同学们并肩前行。尽管寒风刺骨,但孩子们的潜力和希望让我心中充满温暖。”


——韦老师




教育不止于知识的传授,更是爱与理解的交融。走出校门,走进家门,启华愿与每一个家庭并肩,以温情与耐心,陪伴孩子们踏过成长的每一步。


14eaf16d0da11e9bc45ff0eac72e73d.png


ae131d04b3a8a46d357ca11d94e68f7.png

7eb010cfb90fd8bbab2c843811f6057.png

4533baac5407605ee38b872feef8318.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