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破圈”:启华高中部做对了什么?
01
启华“出圈”的三大核心支柱
如果你走进启华,很快就能得到答案,这里没有题海战术的硝烟,却有着项目式课堂的思维碰撞;
不见加班加点的疲惫身影,倒随处可见师生研讨的专注神情。这场漂亮的“逆袭战”,实则是一场静悄悄的教育革命。
启华的快速发展源自系统性的三大构建。
理念革新,打破传统课堂边界:
启华教学实施“五主课堂”模式,通过项目式学习、小组合作等方式激发学生主动思考。
例如,在某一节化学课上,陈叶青老师设计“污水处理方案”的探究项目,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掌握化学知识,培养创新能力。
管理创新,以数据驱动教学:
启华推行的管理模式,将管理触角延伸到教育教学的每一个环节。
例如,校长室直接对接年级组,教师实行 “课前课后候课三分钟” 制度,确保教学过程的无缝衔接。
通过“四精作业”、“错题本”等工具实现精准教学,联考成绩稳居全省前10%;
师资赋能,汇聚国内名校教师:
启华双语学校执行校长由原江西师大附中滨江校区校长梁贵生担任。这位在基础教育领域深耕三十余年的教育专家曾带领团队创造过多项办学奇迹,其丰富的管理经验和先进的教育理念,将为启华双语学校的发展注入新的动能。
启华高中部更是汇聚了一批来自全国各地的基础教育专家、资深教师和优秀管理者。其中有中国好校长,省、市状元班主任和老师,全国数学竞赛优秀教练员,省、市优秀班主任,以及教学竞赛省、市一等奖获得者。
所有教师均来自省级重点中学,他们共同为学生的学业发展和健康成长助力。
*因版面有限,仅展示部分高中部老师
启华高中部以“四有课堂”、“高中公开示范课”等活动推动团队成长,2024年启华师生共斩获国家级奖项18项,成果斐然。
这三大支柱共同支撑起了“全人教育”的高质量生态。
02
质量提升的实践逻辑
教学质量的提升呈现出了一条清晰的逻辑链条:理念引领——管理创新——师资赋能——狠抓落实。
通过“五精”办学愿景,确立质量标准;
以抓实“六个环节”、打造“四有课堂”、落实“四精作业”等管理模式保障教学过程;
依托高素质教师队伍实施教学改革,最终通过狠抓落实,实现质量突破。
这种“四位一体”的质量提升机制,既符合建构主义理论中“学习者中心”的理念,又体现了全人教育的实践要求。
03
启示与借鉴
启华双语学校的实践为基础教育质量提升提供了以下启示:
理念先行:
教育质量提升需要从“分数导向”转向“素养导向”,构建全面发展的育人体系。
精细管理:
把落实课堂、作业、课后辅导、考试等各项教学常规工作做实、做细、做到位。
数据赋能:
利用大数据技术实现教学过程的精准化、个性化,提升教学效率。
师资为本:
通过名师从优秀走向卓越,实现团队赋能,促进教学质量提升,形成“名师——高质量——名校”的良性循环。
启华高中部实现“三级跳”出圈的背后,是办学理念、管理模式、一流师资等多方面协同创新的结果。
启华说:唯有超越分数,才能赢得分数;
唯有成全“人”,才能成就“才”。
启华双语开放日预约
口碑名校背后是小班教学+多元发展的赋能?
高考改革中清北名师团如何保驾护航?
双休政策下公办民办该如何科学抉择?
启华双语高中部【校园开放日】来了!
识别上图中的二维码,即可预约了解